Back to collection

Book of Song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 Volume 35 Treatises 25: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二十  州郡

  ○揚州徐州徐州兗州兗州

  唐堯水土九州冀州堯都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衡陽荊州豫州黑水梁州黑水西雍州自虞改變既有天下冀州以為武帝開地交趾朔方十三三河東京朔方交趾交州十二所部如故三國得益晉武帝太康元年天下一統二十

  夷狄一時淪沒遺民江左徐州過半豫州譙城而已及至揚州徐州揚州江西豫州南北太宗南侵豫州西不守以北於是鐘離徐州淮陰贛榆大較大明其後分派隨事內史明末

  地理參差名號之中離合推求班固太康康定地道》、起居》、《》、州郡地理互相三國出帝太康》,異同郡縣」,甄別此前

  揚州刺史前漢刺史未有後漢壽春建業咸康肥鄉陽平江左高陽高陽新城霍光高陽高陽高陽揚州京邑文帝元嘉十一建康建元揚州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揚州大明王畿以南御史從事揚州揚州王畿揚州揚州揚州前廢帝元年揚州揚州揚州刺史八十十四二百九十六一百四十五五千六百八十五

  丹陽吳興吳國吳王江都武帝元封丹陽宣城陵縣晉武帝太康丹陽宣城丹陽建業興元改為萬一二十三七千三百四十一

  建康秣陵漢獻帝建安十六孫權秣陵建業晉武帝秣陵太康秣陵建業即位改為建康

  秣陵本名金陵秦始皇京邑六十晉安帝義熙京邑元年揚州參軍

  

  晉武帝太康元年秣陵臨江更名

  永世溧陽永平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復舊陵縣:「永世。」《太康》、《永寧江左文帝元嘉永世溧陽

  溧陽屯田晉武帝太康元年

  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

  句容

  會稽太守漢順帝分會吳郡會稽山陰五萬二百二十八三十四八千十四京都一千三百五十五

  山陰

  永興更名

  上虞

  余姚

  

  諸暨

  何承天漢末上虞會稽:「上虞。」《。《晉太康

  

  

  

  吳郡太守分會大明復舊十二五萬四百八十八口四十二四千八百十二京都六百七十五百二十

  

  

  嘉興此地本名孫權黃龍嘉禾孫皓改名嘉興

  晉武帝太康吳縣

  海鹽。《:「本名以為海鹽縣。」

  鹽官。《:「鹽官嘉興昌都此後改為。」

  

  孫權黃武以為東安太后」,

  新城浙江西南名為新城縣桐廬。《晉太康:「。」太康晉成帝

  建德

  桐廬

  新昌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吳興太守孫皓元年丹陽九千六百三十一一百七十三京都九百五十五百七十

  烏程

  晉武帝太康烏程後廢帝更名東安明元復舊

  烏程余杭永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長城晉武帝太康烏程

  漢靈帝中平

  丹陽

  安吉漢靈帝中平

  余杭

  臨安余杭臨水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丹陽

  淮南太守九江廬江豫章高帝更名淮南分立豫章郡文帝分為廬江武帝元狩元年九江壽春後漢陵縣淮南壽春晉武帝太康元年鐘離三國江淮戰爭其間不居數百江北淮南民戶還本其後中原南侵淮南江淮江南淮南丹陽淮南宋孝武大明淮南宣城宣城淮南豫州明帝泰始揚州五千三百六十二五千八百四十京都一百七十一百四十

  晉武帝太康校尉

  晉成帝

  繁昌舊名潁川潁川襄城襄城以此淮南

  襄垣蕪湖蕪湖縣至於襄垣縣上黨上党郡縣蕪湖上黨郡淮南文帝元嘉上黨襄垣

  舊名襄城蕪湖

  蕪湖

  宣城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丹陽萬一二十口四七千九百九十二京都五百八十五百

  

  廣德:「。」《

  懷安

  

  宣城

  

  

  臨城

  廣陽以為晉成帝皇后」,咸康更名

  石城

  東陽太守會稽西部都尉孫皓元年二十二十萬七千九百六十五京都一千七百

  漢獻帝

  

  

  永康赤烏

  漢獻帝新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漢獻帝興平諸暨

  漢獻帝興平諸暨

  漢獻帝建安二十三

  遂昌孫權赤烏平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臨海太守會稽東部都尉前漢都尉後漢分會吳郡都尉孫亮太平九百六十一四千二百二十六京都十九

  ,《》:「閩中光武更名。」《晉太康》:「鄞縣漢章帝中立。」未詳

  臨海

  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晉太康

  樂安晉康帝

  永嘉太守晉明帝元年臨海二百五三萬六百八十京都八百六百四十

  永寧漢順帝東甌永和

  孫皓安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松陽

  晉孝武永寧

  晉武帝太康更名

  新安太守漢獻帝建安十三孫權丹陽新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五十八三萬六百五十一京都一千八百六十一千八百

  孫權

  孫權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孫權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大明海寧

  

  徐州刺史永嘉兗州徐州淮北流民相率晉成帝司空流民淮南江南江北並立郡縣江北江北義熙淮北淮南徐州武帝初二徐州淮北文帝元嘉江北兗州江南徐州京口揚州兗州江南徐州州郡。《初二南下廣平廣陵盱眙鐘離海陵山陽廣陵海陵山陽盱眙鐘離南下彭城廣平泰山十七六十三四百七十二口四十二六百四十京都二百四十二百

  東海太守東海郡晉元帝吳郡東海郡曲阿永和京口文帝元嘉以東治下丹徒。《舊名西江左文帝元嘉十二西五千三百四十二三萬六百五十八

  舊名文帝元嘉丹徒西

  丹徒丹徒孫權嘉禾武進晉武帝太康丹徒

  武進晉武帝太康丹徒曲阿

  宋孝武大明

  舊名晉江宋孝武西

  舊名晉江宋文帝

  琅邪太守琅邪琅邪國人琅邪此地咸康元年桓溫鎮江金城丹陽臨沂。《前漢城陽後漢、《晉太康琅邪。、臨沂建康費縣宮城元嘉十五建康臨沂大明臨沂七百八十九八千六百九十七二百一百京都一百六十

  臨沂舊名前漢東海後漢琅邪

  丹陽都尉晉武帝太康元年

  太守時分吳郡無錫以西校尉晉武帝太康校尉以為丹徒東海王世子東海永嘉改為丹徒丹徒京口丹徒義熙揚州文帝元嘉五千三百八十二一百一十三一百七十五京都四百

  本名

  晉武帝太康曲阿

  無錫晉武帝太康元年

  南沙吳縣鹽都晉成帝咸康以為南沙

  曲阿本名雲陽秦始皇曲阿嘉禾雲陽晉武帝太康曲阿

  晉武帝太康無錫

  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吳興丹陽永世永世丹陽揚州明帝泰始四百九十六九千五百二十五四百京都四百九十

  

  分立

  長城分立

  分立

  武帝初三宣城廣德吳興長城

  太守一千五百九十三六百三十四

  

  文帝元嘉十二。《》、

  東莞太守東莞,《蓋縣一千四百二十四九千八百五十四

  

  東莞文帝元嘉十二蓋縣

  舊名

  太守漢武帝元狩光武東海明帝永平十五故地下邳晉武帝太康元年下邳淮南盱眙江左。《盱眙縣七百十一八百八十六

  海西前漢東海後漢廣陵

  射陽前漢後漢廣陵三國晉武帝太康元年

  前漢泗水後漢廣陵三國晉武帝太康廣陵

  前漢後漢屬下,《晉太康廣陵

  淮陰前漢後漢屬下,《晉太康廣陵

  東陽前漢後漢廣陵,《晉太康

  長樂長樂合為

  太守陵縣前漢後漢屬下元年以為。《前漢後漢屬下,《晉太康。、廣陽廣陽燕國更名光武和帝永元燕國前漢廣陽後漢一千九百六百三十

  前漢東海後漢屬下,《晉太康後廢帝五月改名明元復舊

  前漢後漢屬下,《晉太康

  舊名遼西文帝元嘉十三以下

  彭城太守彭城江左晉明帝南下沛郡文帝元嘉大明彭城十二萬一七百五十八八千一百六十三

  

  舊名

  舊名

  武帝元年舊名

  元年舊名

  開陽前漢東海初五琅邪琅邪彭城

  秋令舊名

  前漢後漢

  下邳南下

  南下,《晉太康屬下本名廣陵晉武帝太康以下同名改為

  南下南下文帝元嘉十二

  清河太守清河一千八百四十九七千四百

  清河

  武城

  

  貝丘

  高平太守高平,《钜野昌邑舊名一千七百十八九千七百三十一

  金鄉

  前漢漢章帝更名

  高平文帝元嘉十八钜野高平

  南平太守平昌一百七十八萬一七百四十一

  安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