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History of Yuan 元史

卷五十二 志第四:  曆一 Volume 52 Treatises 5: Calendar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黃帝三代莫不傳記不詳不過隨時考驗合於而已劉歆三統曆》,積年以為推步後世因之一定所以既久不能不不可

大明曆》,庚辰太祖西征五月月蝕不效二月五月西南耶律楚材大明曆後天節氣之後調五行出沒大明曆中元庚午南伐天下上元庚午十一月壬戌冬至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宿太祖受命以西中原增損東西萬里不復差忒西征庚午》,

至元西域萬年曆》,世祖頒行十三左丞許衡太子郭守敬新曆以為紀元增益未嘗測驗南北參考累代曆法日月星辰消息運行同異以為十七冬至授時曆》。十八頒行天下二十太子》,發明新曆順天考證人為附會可以永久自古未有出於皆可考據用具萬年曆不復庚午未嘗猶在附著使來者》。

授時曆

天道運行無端之際以為立法陰陽消息從而其日進退不過人為理會前人之外未必增益

擇地水準繩墨其中其中短促尺寸之下所為分別分寸不便難得實景前人之中真實日光高三十六橫梁四十圭表尺寸實景穿針芥機軸開闔其一使斜倚南下往來遷就之中達日隱然橫梁其中所得上邊橫梁得中不容

冬至夏至京師冬至夏至長短所在不同冬至夏至時刻不易氣節從而劉宋祖沖之前後二十三日間其中冬至日差推定時刻立冬立春以為日差頗多。《紀元以後加詳大抵不出新曆實測以及近日前後參考同異一二大明曆十九二十實測日差分寸時刻

至元十四丁丑冬至

十一月十四己亥八分二十一丙午二十二丁未己亥丁未三分丙午丁未八分三十五相距八百七百六十五其中半日四百三十二十二為時三時滿五十一時四時十二己亥癸卯初三丁丑冬至前後

十一月初九甲午三分二十六辛亥二十七壬子甲午壬子辛亥壬子癸卯初三二十八癸丑壬子癸丑甲午前後

十一月丙戌八分丁亥十二月初六庚申初三前後十七

十月二十一丙子十二月十六庚午十七辛未初三前後二十七

六月初五癸亥八分十五五月癸未三分初二甲申二分前後一百六十

十五戊寅夏至

五月十九辛丑二十八庚戌八分二十九辛亥辛丑庚戌庚戌辛亥二分相距九百八百九十一半日十二十一十二辛丑乙巳夏至前後

十四十二月十五己巳十五十一月初二辛巳初三壬午己巳壬午辛巳壬午減除前後一百五十六

十四十二月十二丙寅十三日丁卯十四戊辰十五十一月初四癸未初五甲申初六乙酉三分前後所得時刻前後一百五十八

十四十二月初七辛酉一分初八壬戌初九癸亥八分十五十一月初九戊子二分初十己丑十一庚寅壬戌己丑辛酉壬戌壬戌癸亥戊子己丑己丑庚寅前後一百六十三

十五戊寅冬至

十一月十九戊戌一分十一月初九戊午初十己未八分戊戌戊午戊午己未八分十六相距半日十二為時滿五十一時十二己亥戊申初三戊寅冬至前後

十一月十二辛卯八分十三日壬辰十一月十五甲子十六乙丑十七丙寅壬辰甲子辛卯壬辰戊申初三甲子乙丑辛卯乙丑乙丑丙寅前後十六

十一月初八丁亥三分十一月二十己巳二分二十一庚午一分丁亥己巳己巳庚午前後二十一

六月二十六戊寅二十七己卯三分十六四月戊寅八分戊寅戊寅己卯前後一百五十

五月二十八庚戌八分十六四月二十九乙巳三十丙午八分庚戌丙午乙巳丙午前後七十八

十六己卯夏至

四月十九乙未二十丙申五月十九乙丑丙申乙丑二分乙未丙申三十八相距九百半日十五十二十二丙申辛亥夏至前後十五

三月二十一戊辰六月十六壬辰十七癸巳一分戊辰癸巳壬辰癸巳前後四十二

三月初二己酉七月初七壬子初八癸丑八分己酉壬子壬子癸丑前後六十一

三月戊申一分七月初八癸丑八分初九甲寅一分戊申癸丑癸丑甲寅前後六十二

二月十八乙未三分七月二十一丙寅二十二丁卯乙未丙寅丙寅丁卯前後七十五

二月庚辰八月初五庚辰初六辛巳二分庚辰辛巳以後庚辰辛巳前後九十

正月十九丁卯八月十八癸巳七尺二分十九甲午一分丁卯甲午癸巳甲午前後一百

十六己卯冬至

十月二十四戊戌十一月二十五己巳八分二十六庚午戊戌己巳分為己巳庚午三分三十六一百六十四五十十五十二為時滿五十一時十二戊戌癸丑初二冬至前後十五

十月十八壬辰十九癸巳二十甲午二分十一月二十八壬申二分二十九癸酉十二月甲戌初二乙亥甲午癸酉癸巳甲午壬申癸酉前後十八

癸巳甲戌壬辰癸巳癸巳甲午甲戌癸酉甲戌乙亥壬辰乙亥壬辰癸巳前後二十

十月十六庚寅一分十二月初三丙子二分初四丁丑庚寅丁丑丙子丁丑前後二十三

十月十四戊子二分十五己丑十二月初五戊寅己丑戊寅戊子己丑己丑庚寅前後二十四

十月初七辛巳七尺初八壬午初九癸未十二月十二乙酉壬午乙酉辛巳壬午壬午癸未前後三十一

十月乙亥十二月十八辛卯十九壬辰二分乙亥壬辰辛卯壬辰前後三十八

九月二十二丙寅七尺二分十二月二十八辛丑七尺八分二十九壬寅一分丙寅辛丑辛丑壬寅前後四十七

九月二十甲子十二月二十九壬寅一分十七正月癸卯甲子癸卯壬寅癸卯前後五十

推測冬夏時刻為準至元十八辛巳冬至己未日夜初一歲餘歲差

周歲三百六十之外大率四分之一自今冬至冬至三百六十五一周四周四百六十一日四分之一常有不足不能其所前人覺知漢末冬至後天乾象曆》,歲餘五百四百六十二虞喜何承天祖沖之歲差歲餘使歲餘強弱退歲餘二者歲差而立損益失當

劉宋大明壬寅以來冬至時刻真數相距時刻相距歲餘自大壬寅至元戊寅時刻相距三百六十五二十四二十五大明曆減去十一歲餘七十五所謂四分之一三百六十五二十五七十五強弱一分五十六十六一度六十六一分五十歲差

堯典冬至之前元和冬至二十一太元退十七元嘉十年十四大同十年十二開皇十八猶在十二開元十二退距今距今七十餘年不下五十一度慶元》,歲差八十二開元五十五其中六十七一度今日天道

古今曆法合於不能不能授時曆》,考古歲餘歲差歲差歲餘春秋以來冬至往往可以永久今日而已考驗春秋以來冬至疏密四十九

冬至

》《》《紀元》《》《大明》《授時十五戊寅正月甲寅冬至

丙辰〈(22)〉乙卯〈(88)〉丁巳〈(33)〉乙卯(2)丁巳〈(35)〉甲寅〈(99)〉僖公丙寅正月辛亥冬至

辛亥〈(94)〉辛亥〈(66)〉壬子〈(74)〉辛亥〈(27)〉壬子〈(89)〉辛亥〈(14)〉昭公二十己卯正月己丑冬至

己丑〈(45)〉己丑〈(20)〉庚寅〈(25)〉戊子〈(92)〉庚寅〈(29)〉戊子〈(83)〉元嘉十二乙亥十一月十五戊辰

戊辰〈(35)〉戊辰〈(32)〉戊辰〈(39)〉戊辰〈(51)〉戊辰〈(41)〉戊辰〈(47)〉元嘉十三丙子十一月二十六甲戌

癸酉〈(59)〉癸酉〈(57)〉癸酉〈(63)〉癸酉〈(75)〉癸酉〈(65)〉癸酉〈(71)〉元嘉十五戊寅十一月十八甲申

甲申(8)甲申(6)甲申〈(12)〉甲申〈(24)〉甲申〈(14)〉甲申〈(19)〉元嘉十六己卯十月二十九己丑

己丑〈(33)〉己丑(3)己丑〈(37)〉己丑〈(48)〉己丑〈(37)〉己丑〈(44)〉元嘉十七年庚十一月初十甲午

甲午〈(57)〉甲午〈(55)〉甲午〈(61)〉甲午〈(72)〉甲午〈(63)〉甲午〈(68)〉元嘉十八辛巳十一月二十一己亥

己亥〈(82)〉己亥〈(79)〉己亥〈(85)〉己亥〈(97)〉己亥〈(87)〉己亥〈(93)〉元嘉十九壬午十一月初三乙巳

乙巳(6)乙巳(4)乙巳〈(10)〉乙巳〈(21)〉乙巳〈(11)〉乙巳〈(17)〉大明辛丑十一月乙酉冬至

甲申〈(70)〉甲申〈(68)〉甲申〈(73)〉甲申〈(89)〉甲申〈(74)〉甲申〈(79)〉乙酉十一月庚寅

庚寅〈(12)〉庚寅〈(13)〉庚寅(5)庚寅〈(24)〉庚寅〈(80)〉庚寅〈(17)〉光大戊子十一月乙巳

乙巳(8)乙巳〈(86)〉乙巳〈(79)〉乙巳〈(97)〉乙巳〈(81)〉乙巳〈(90)〉壬辰十一月二十九丁卯

丙寅〈(83)〉丙寅〈(78)〉丙寅〈(77)〉丙寅〈(95)〉丙寅〈(98)〉丙寅〈(87)〉年甲十一月二十丁丑

丁丑〈(32)〉丁丑〈(33)〉丁丑〈(25)〉丁丑〈(43)〉丁丑〈(27)〉丁丑〈(36)〉丁酉十一月二十三壬辰

癸巳(4)癸巳(6)壬辰〈(99)〉癸巳〈(16)〉癸巳癸巳(8)十年戊戌十一月戊戌

戊戌〈(30)〉戊戌〈(30)〉戊戌〈(23)〉戊戌〈(40)〉戊戌〈(24)〉戊戌〈(33)〉開皇年甲十一月十一己巳

己巳〈(77)〉己巳〈(78)〉己巳〈(69)〉己巳〈(86)〉己巳〈(71)〉己巳〈(86)〉開皇乙巳十一月二十二乙亥

乙亥(1)乙亥(2)甲戌〈(92)〉乙亥〈(11)〉甲戌〈(55)〉乙亥〈(10)〉開皇丙午十一月庚辰

庚辰〈(25)〉庚辰〈(26)〉庚辰〈(18)〉庚辰〈(34)〉庚辰〈(19)〉庚辰〈(34)〉開皇丁未十一月十四乙酉

乙酉〈(50)〉乙酉〈(51)〉乙酉〈(42)〉乙酉〈(59)〉乙酉〈(44)〉乙酉〈(59)〉開皇十一辛亥十一月二十八丙午

丙午〈(48)〉丙午〈(49)〉丙午〈(43)〉丙午〈(57)〉丙午〈(41)〉丙午〈(56)〉開皇十四年甲十一月辛酉冬至

壬戌〈(21)〉壬戌〈(22)〉壬戌〈(13)〉壬戌〈(30)〉壬戌〈(14)〉壬戌〈(29)〉貞觀十八年甲十一月乙酉

甲申〈(43)〉甲申〈(45)〉甲申〈(31)〉甲申〈(50)〉甲申〈(32)〉甲申〈(44)〉貞觀二十三己酉十一月辛亥

庚戌〈(65)〉庚戌〈(68)〉庚戌〈(53)〉庚戌〈(72)〉庚戌〈(54)〉庚戌〈(66)〉龍朔壬戌十一月己未戊午

戊午〈(83)〉戊午〈(86)〉戊午〈(69)〉戊午〈(88)〉戊午〈(71)〉戊午〈(82)〉儀鳳元年丙子十一月壬申

壬申〈(25)〉壬申〈(28)〉壬申〈(10)〉壬申〈(28)〉壬申〈(12)〉壬申〈(22)〉永淳元年壬午十一月癸卯

癸卯〈(72)〉癸卯〈(75)〉癸卯〈(57)〉癸卯〈(76)〉癸卯〈(58)〉癸卯〈(68)〉開元十年壬戌十一月癸酉

癸酉〈(49)〉癸酉〈(54)〉癸酉〈(31)〉癸酉〈(50)〉癸酉〈(32)〉癸酉〈(46)〉開元十一癸亥十一月戊寅

戊寅〈(74)〉戊寅〈(77)〉戊寅〈(55)〉戊寅〈(74)〉戊寅〈(56)〉戊寅〈(70)〉開元十二年甲十一月癸未冬至

癸未〈(98)〉甲申(3)癸未〈(80)〉癸未〈(99)〉癸未〈(81)〉癸未〈(95)〉景德丁未十一月戊辰日南

戊辰〈(15)〉戊辰〈(26)〉丁卯〈(74)〉丁卯〈(82)〉丁卯〈(74)〉丁卯〈(80)〉年庚十一月三十癸丑

癸丑〈(65)〉癸丑〈(79)〉癸丑〈(22)〉癸丑〈(25)〉癸丑〈(22)〉癸丑〈(23)〉癸亥十一月丙午

丙午〈(73)〉丙午〈(85)〉丙午〈(26)〉丙午〈(27)〉丙午〈(26)〉丙午〈(26)〉年甲十一月辛亥

辛亥〈(97)〉壬子〈(10)〉辛亥〈(50)〉辛亥〈(51)〉辛亥〈(50)〉辛亥〈(51)〉戊辰十一月壬申

壬申〈(94)〉癸酉(8)壬申〈(48)〉壬申〈(48)〉壬申〈(48)〉壬申〈(48)〉己巳十一月丁丑

戊寅〈(19)〉戊寅〈(32)〉丁丑〈(72)〉丁丑〈(72)〉丁丑〈(72)〉丁丑〈(72)〉年庚十一月壬午冬至

癸未〈(44)〉癸未〈(56)〉壬午〈(96)〉壬午〈(97)〉壬午〈(96)〉壬午〈(96)〉壬申十一月癸巳冬至

癸巳〈(92)〉甲午(5)癸巳〈(45)〉癸巳〈(45)〉癸巳〈(45)〉癸巳〈(45)〉元年戊寅十一月甲子冬至

乙丑〈(39)〉乙丑〈(52)〉甲子〈(91)〉甲子〈(91)〉甲子〈(91)〉甲子〈(91)〉崇寧年甲十一月丙申冬至

丙申〈(86)〉丙申〈(99)〉丙申〈(37)〉丙申〈(36)〉丙申〈(37)〉丙申〈(37)〉辛亥十一月壬申冬至

癸酉〈(12)〉癸酉〈(27)〉壬申〈(57)〉壬申〈(47)〉壬申〈(57)〉壬申〈(46)〉慶元丁巳十一月癸卯日南

甲辰〈(59)〉甲辰〈(74)〉甲辰(3)癸卯〈(92)〉甲辰(3)癸卯〈(92)〉癸亥十一月甲戌日南

丙子(5)丙子〈(21)〉乙亥〈(49)〉乙亥〈(37)〉乙亥〈(49)〉乙亥〈(37)〉嘉定壬申十一月壬戌日南

癸亥〈(25)〉癸亥〈(41)〉壬戌〈(69)〉壬戌〈(56)〉壬戌〈(68)〉壬戌〈(56)〉年庚十一月丙申日南

丁酉〈(65)〉丁酉〈(83)〉丁酉(7)丙申〈(63)〉丁酉(7)丙申〈(92)〉十年庚戌十一月辛巳日南

壬午〈(94)〉壬午〈(71)〉辛巳〈(96)〉辛巳〈(77)〉辛巳〈(94)〉辛巳〈(78)〉本朝至元十七年庚十一月己未夜半冬至

己未〈(87)〉庚申(5)己未〈(25)〉己未(4)己未〈(24)〉己未(6)

春秋以來一百六十餘年》、《》、《紀元》、《》、《大明》、《授時推算冬至四十九。《大衍曆三十二不合十七;《二十六不合二十三;《紀元三十五不合十四;《三十八不合十一;《大明曆三十四不合十五;《授時曆三十九不合

十五戊寅正月甲寅冬至,《授時曆甲寅,《乙卯後天一日僖公丙寅正月辛亥冬至,《授時》、《辛亥昭公二十己卯正月己丑冬至,《授時》、《戊子一日僖公不合以此春秋昭公冬至。《大衍曆考古冬至劉宋元嘉十三丙子十一月甲戌日南,《皇極》、《麟德癸酉一日授時曆癸酉大明辛丑十一月乙酉冬至甲申壬辰十一月丁卯,《》、《授時丙寅一日丁酉十一月壬辰,《》、《授時癸巳一日之後合於壬辰丁酉合於丁酉壬辰開皇十一辛亥十一月丙午,《》、《》、《授時丙午開皇十四年甲十一月辛酉冬至》、《》、《授時壬戌合於辛亥甲寅合於甲寅辛亥開皇十四年甲冬至貞觀十八年甲十一月乙酉甲申貞觀二十三己酉十一月辛亥庚戌,《大衍曆永淳開元冬至冬至史官所得所以不合授時曆以來十七景德丁未戊辰日南,《》、《授時丁卯一日癸亥甲戌日南,《》、《授時乙亥一日之後景德其餘十六後天其餘十六先天

授時曆不合以此不合其中冬至其日史官曆書授時曆三十九,《不合僅有,《大衍曆冬至後天,《大明後天,《授時曆至元庚辰冬至,《後天八十一,《大明後天十九,《先天,《授時曆以前,《授時庶幾千歲日至

古今參校疏密

授時曆疏密蓋上合於數百之前可行永久此前人定何承天僧一行最為傑出至元庚辰冬至未有新曆往古無不吻合疏密可知

宋文帝元嘉十九壬午十一月乙巳十一冬至本朝至元十七年庚八百三十八十一月己未冬至,《元嘉辛酉授時,《授時元嘉壬午冬至乙巳元嘉

大業丁卯十一月庚午五十二冬至至元十七年庚六百七十三。《皇極庚申冬至授時一日;《授時大業丁卯冬至庚午皇極

武德元年戊寅十一月戊辰六十四冬至至元十七年庚六百六十二。《戊寅庚申冬至授時一日;《授時曆武德戊寅戊辰冬至戊寅

開元十五丁卯十一月己亥七十二冬至至元十七年庚五百五十三。《大衍曆己未冬至授時八十一;《授時曆開元丁卯己亥冬至大衍曆

長慶元年辛丑十一月壬子七十六冬至至元十七年庚四百五十九。《庚申冬至授時一日;《授時曆長慶辛丑壬子冬至

太平興國年庚十一月丙午六十三冬至至元十七年庚三百。《乾元庚申冬至授時一日;《授時曆太平興國庚辰丙午冬至乾元

咸平年庚十一月辛卯五十三冬至至元十七年庚二百八十。《庚申冬至授時一日;《授時咸平庚子辛卯冬至

崇寧乙酉十一月辛丑六十二冬至至元十七年庚一百七十五。《紀元己未冬至授時十九;《授時曆崇寧乙酉辛丑冬至紀元

十九己亥十一月己巳六十四冬至至元十七年庚一百一。《大明曆己未冬至授時十九;《授時曆己亥己巳冬至大明曆。〈(《大明冬至測驗。)〉

慶元戊午十一月己酉十七冬至至元十七年庚八十二。《己未冬至授時;《授時曆慶元戊午己酉冬至

宿

宿二十三百六十五二者天體渾圓極南之中赤道日月五星出入日月五星右轉昔人曆象日月星辰相距度數歷代不同前人測度不同

〈()〉

大明一生宿古人躔度所在夜半其所其所夜半時刻時刻不容月食所在;《紀元以太相距遠近驗定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推求冬至赤道宿黃道正月己卯之間太陰宿及歲太白相距參考一百三十四宿月食大明曆冬至三十六六十四七十六六十四



日月有夏日月冬夏不同一度一周不知損益不同北齊加時損益嚴復長短定日行進退以求躔度升降損益不同後代

陰陽往來冬至一度赤道二十四自此八十八九十一春分赤道實行九十一三十一九十三七十一夏至赤道二十四實行九十一三十一一度自此九十三七十一秋分赤道實行九十一三十一八十八九十一赤道二十四實行九十一三十一冬至有損冬至以及春分春分以及夏至轉而西西至於夏至以及秋分秋分以及冬至轉而至於八十八九十一九十三七十一二度四十實測算術



平行十三十九分度以為日月牽牛過度十五平行赤道使然賈逵以為月食加時所以不知行當不必牽牛之間行道遠近出入所生乾象曆》,二十餘年列為進退損益因之一行曲折

五星近日立法一周過於平行不及平行十四平行平行五度四十二疾日十二平行平行不及五度四十二自此十四一周二十七五十五四十六五度四十二舊曆二十八進退不同十二三百三十六象限

白道

極南之中天體宿赤道出入赤道黃道所謂白道黃道古人分為黃道而言其實遷徙變動不居

道出兩相遠近深淺皆可所謂道出道一赤道二十道出赤道不過三十不下十八黃道黃道陰陽一周分為四象黃道正交黃道黃道黃道四象九十一四象二十七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退一度二百分度九十三二百四十九退一周終而復始正交交出黃道赤道十八正交交出黃道赤道三十黃道赤道三十黃道赤道十八赤道正交春秋赤道正交宿東西不及十四三分夏至陰曆冬至陽曆赤道夏至陽曆冬至陰曆赤道白道陰陽從而差數不過三度五十不下一度三十赤道多少

晝夜

日出日入晝夜一周百刻十二分之三分之一無間南北所在夜長自然春秋二分赤道出入晝夜五十春分以及夏至日入赤道秋分以及冬至日出赤道夜長不過六十不過四十以南夏至日出所為不及六十冬至日出所為不止四十以北夏至日出所為不止六十冬至日出所為不及四十京師冬至日出初二日入三十八六十二夏至日出日入初二六十二三十八南北高下日出所以不同授時曆晝夜京師實測北極高下天文》。


Chinese text: This work was published before January 1, 1923, and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worldwide because the author died at least 100 years ago.

Dictionary cache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