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北史
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 陸俟 源賀 劉尼 薛提 Volume 28 Biographies 16: Lu Si, Yuan He, Liu Ni, Xue Ti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陸俟 源賀 劉尼 薛提陸俟源賀曾孫彪玄孫師師從叔雄劉尼薛提
陸俟,代人也。曾祖幹,祖引,世領部落。父突,道武初帥部人從征伐,數有戰功,位離石鎮將、上党太守、關內侯。俟少聰慧。明元踐祚,襲爵關內侯,位給事中,典選部、蘭台事,當官無所撓。太武征赫連昌,詔俟督諸軍鎮以備蠕蠕。與西平公安頡攻克武牢,賜爵建鄴公,拜冀州刺史。時考州郡,唯俟與河內太守丘陳為天下第一。轉武牢鎮大將。平涼休屠金崖、羌狄子玉等叛,復轉為安定鎮大將,追討崖等,皆獲之。遷懷荒鎮大將。未期,諸高車莫弗懼俟嚴急,請前鎮將郎孤。太武許之。征俟,至京朝見,言不過周年,孤身必敗,高車必叛。帝疑不實,切責之,以公歸第。明年,諸莫弗果殺孤以叛。帝聞之大驚,召俟問其故。俟曰:「夫高車之俗,上下無禮,無禮之人,難為其上。臣蒞以威嚴,節之憲網,欲漸加訓導,使知分限。而惡直醜正,實繁有徒,故訟臣無恩,稱孤之美。孤獲還鎮,欣其名譽,必加恩于百姓,譏臣為失,專欲以寬惠臨之,仁恕待之。無禮之人,易生陵傲,不過期年,無復上下。既無上下,然後收之以威,則人懷怨憝。怨憝既多,敗亂彰矣。」帝歎曰:「卿身乃短,慮何長也!」即日復除散騎常侍。
帝征蠕蠕,破涼州,常隨駕別督輜重。又與高涼王那復渡河南略地。仍遷長安鎮大將。與高涼王那擊蓋吳於杏城,獲吳二叔。諸將欲送京師,俟獨不許,曰:「若不斬吳,恐長安之變未已。一身藏竄,非其親信,誰能獲之?若停十萬眾追一人,非上策也。不如私許吳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吳。」諸將咸曰:「今獲其二叔,唯吳一人,何所復至?」俟曰:「諸君不見毒蛇乎?不斷其頭,猶能為害。況除腹心之疾,而曰必遺其類,可乎?」遂舍吳二叔,與之期。及期,吳叔不至,諸將皆咎俟。俟曰:「此未得其便耳,必不背也。」後數日,果斬吳以至,皆如其言。俟之明略獨決,皆此類也。遷內都大官。
安定盧水劉超等叛,太武以俟威恩被關中,詔以本官加都督秦、雍諸軍,鎮長安。帝曰:「超等恃險,不順王命,朕若以重兵與卿,則超等必合為一;若以輕兵與卿,則不制矣。今使卿以方略定之。」於是俟單馬之鎮。既至,申揚威信,示以成敗,超猶無降意。俟乃率其帳下見超。超使人逆曰:「三百人以外,當以弓馬相待;三百人以內,當以酒食相供。」乃將二百騎詣超。超備甚嚴,遂縱酒,盡醉而還。後偽獵,詣超。與士卒約曰:「今會發機,當以醉為限。」俟乃詐醉,上馬大呼,斬超首。士卒應聲縱擊,遂平之。帝大悅,徵拜外都大官。
文成踐祚,以子麗有定策勳,進爵東平王。薨,年六十七,諡成王。有子十二人。
長子珝,多智,有父風。文成見而悅之,謂朝臣曰:「吾常歎其父智過其軀,是復逾于父矣!」少為內都下大夫。奉上接下,行止取與,每能逆曉人意。與其從事者無不愛之。興安初,賜爵聊城侯。出為相州刺史,假長廣公。為政清平,抑強扶弱。州中有德宿老名望素重者,以友禮待之。詢之政事,責以方略,如此者十人,號曰十善。又簡取諸縣強門百餘人以為假子。誘接殷勤,賜以衣服,令各歸家為耳目。於是發奸擿伏,事無不驗。百姓以為神明,無敢劫盜者。在州七年,家至貧約。徵為散騎常侍,百姓乞留珝者千餘人。獻文不許,謂群臣曰:「珝之善政,雖古人何以加之。」賜絹五百匹,奴婢十口。珝之代還也,吏人大斂布帛以遺之。珝皆不受,人亦不取,於是以此物起佛寺焉,因名長廣公寺。後襲父爵,改封建安王。
時宋司州刺史常珍奇以懸瓠內附,新人猶懷去就。珝銜旨撫慰,諸有陷軍為奴婢者,珝皆免之。百姓欣悅,人情乃定。車駕討蠕蠕,詔珝為選部尚書,錄留台事。及獻文將禪位於京兆王子推,任城王雲、隴西王源賀並固諫。珝抗言曰:「皇太子聖德承基,四海瞻望,不可橫議,幹國之紀。臣請刎頸殿庭,有死無貳。」久之,帝乃解。詔曰:「珝直臣也,其能保吾子乎?」遂以珝為太保,與太尉源賀持節奉皇帝璽紱傳位於孝文。延興四年薨,贈以本官,諡曰貞王。珝有六子,琇、凱知名。
琇字伯琳,珝第五子也。母赫連氏身長七尺九寸,甚有婦德。珝有以爵傳琇之意。琇年九歲,珝謂之曰:「汝祖東平王有十二子,我為嫡長,承襲家業。今已年老,屬汝幼沖,詎堪為陸氏宗首乎?」琇對曰:「苟非鬥力,何患童幼!」珝奇之,遂立琇為世子。珝薨,襲爵。琇沈毅少言,雅好讀書。以功臣子孫,為侍御長,累遷祠部尚書、司州大中正。會從兄睿事,免官。景明初,試守河內郡。咸陽王禧謀反,令子曇和等先據河內。琇聞禧反,斬曇和首。時以琇不先送曇和,禧敗始斬,責其通情,徵詣廷尉。少卿崔振窮罪狀,案琇大逆。陸宗大小,咸見收捕。會將赦,先斃於獄。琇弟凱仍上書訴冤,宣武詔復琇爵,子景詐襲。
凱字智君,謹重好學。位太子庶子、給事黃門侍郎。凱在樞要十餘年,以忠厚見稱。後遇患,頻上書乞骸骨。除正平太守,在郡七年,號為良吏。
初,孝文將議革變舊風,大臣並有難色。又每引劉芳、郭祚等,常與規謀,共論政事。而國戚謂遂疏己,怏怏有不平之色。帝乃令凱私喻之曰:「至尊但欲廣知前事,直當問其古式耳。終無寵彼而疏國戚舊人意。」乃稍解。及兄琇陷罪,凱亦被收,遇赦乃免。凱痛兄之死,哭無時節,目幾失明,訴冤不已。至正始初,宣武復琇官爵。凱大喜,置酒集諸親曰:「吾所以數年之中抱病忍死者,顧門計耳,今願已遂。」以其年卒,贈龍驤將軍、南青州刺史,諡曰惠。
長子痈,字道暉,與弟恭之並有時譽。洛陽令賈禎見其兄弟,歎曰:「僕以老年,更睹雙璧。」又嘗兄弟共候黃門郎孫惠蔚。謂諸賓曰:「不意二陸,復在坐隅。吾德謝張公,無以延譽。」痈位尚書右戶、三公郎,坐事免。後除伏波將軍。卒,贈冠軍、恆州刺史。痈擬《急就篇》為《悟蒙章》,及《七誘》、《十醉》,章表數十篇。痈與恭之晚不和睦,為時所鄙。
子元規位尚書郎。元規子撥,陰陽律曆,多所通解,位并州長流參軍。
恭之字季順,有操尚,位東荊州刺史。贈吏部尚書,諡曰懿。恭之所著文章詩賦凡千餘篇。子曄,字仁崇,篤志文學,《齊律》序則仁崇之詞。位終通直散騎常侍。弟寬,字仁惠,太子中舍人,待詔文林館。寬兄弟並有才品,議者稱為三武。
珝弟歸,位東宮舍人、駕部校尉。子珍,夏州刺史,贈太僕卿,諡曰靜。
珍子旭,性雅淡,好《易》、緯候之學,撰《五星要決》及《兩儀真圖》,頗得其指要。太和中,徵拜中書博士,稍遷散騎常侍。知天下將亂,遂隱於太行山,屢征不起。卒後,贈並、汾、恆、肆四州刺史。子騰。
騰字顯聖,少慷慨有大節。從爾硃榮平葛榮,以功賜爵清河縣伯。稍遷通直散騎常侍。及孝武西遷,時使青州,遂留鄴,為陽城郡守。
大統九年,大軍東討陽城,被執。周文帝釋而與語,騰盛論東州人物,又敘述時事,辭理抑揚。周文歎曰:「卿真不背本也!」即拜帳內大都督。未幾,除太子庶子,遷武衛將軍。騰既為周文所知,國欲立功,不願內職。
及安康賊黃眾寶等作亂,攻圍東梁州。城中糧盡,詔騰率軍大破之。軍還,拜龍州刺史。使通江油路,直出南秦。周文謂曰:「此是卿取柱國之日。」即解所服金帶賜之。州人李廣嗣、李武等憑據岩險,曆政不能制。騰密令多造飛梯,夜襲破之,執廣嗣等於鼓下。其党有任公忻,圍逼州城,請免廣嗣及武,即散兵請罪。騰謂將士曰:「吾不殺廣嗣等,可謂墮軍實而長寇仇。」即斬廣嗣及武,以首示之。於是出兵奮擊,盡獲之。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轉江州刺史,進爵上庸縣公。陵州木籠獠恃險,每行抄劫,詔騰討之。獠因山為城,攻之未可拔。騰遂於城下多設聲樂及諸雜伎,示無戰心。諸賊果棄其兵仗,或攜妻子臨城觀樂。騰知其無備,遂縱兵討擊,盡殺破之。
周明帝初,陵、眉等八州夷夏並反,攻破郡縣,騰率兵討平之。及齊公憲作鎮於蜀,以騰為隆州刺史,令憲入蜀兵馬鎮防,皆委騰統攝。赴公招代憲,復請留之。遷隆州總管,領刺史。
保定二年,資州石槃人反,殺郡守,據險自守,州軍不能制。騰率軍討擊,盡破斬之。而蠻子反,所在蜂起,山路險阻,難得掩襲。遂量山川形勢,隨便開道。蠻獠畏威,承風請服。所開之路,多得古銘,並是諸葛亮、桓溫舊道。是年,鐵山獠抄斷內江路,使驛不通。騰乃進軍討之,一日下其三城,招納降附者三萬戶。帝以騰母在齊,未令東討。適有其親屬自齊還朝者,晉公護奏令告騰云:「齊已誅公母兄。」蓋欲發其怒也。騰乃發哀泣血,志在復仇。四年,齊公憲與晉公護東征,請騰為副。趙公招時在蜀,復欲留之。晉公護與招書,於是令騰馳傳還朝,副憲東伐。
天和初,信州蠻、蜑據江硤反叛,連結二千餘里,又詔騰討之。騰沿江南而下,軍至湯口,分道奮擊,所向摧破。乃築京觀,以旌武功。涪陵郡守蘭休祖又阻兵為亂,方二千餘里。復詔騰討之,巴蜀悉定,詔令樹碑紀功績焉。騰自在龍州至是,前後破平諸賊,凡賞得奴婢八百口,馬牛稱是。
四年,遷江陵總管。陳遣其將章昭達圍江陵,衛王直聞有陳寇,遣大將軍趙訚、李遷哲等率步騎赴之,並受騰節度。時遷哲等守外城,陳將程文季、雷道勤夜來掩襲,遷哲等驚亂,不能抗禦。騰夜遣開門奮擊,大破之。陳人奔潰,道勤中流矢而斃。陳人決龍川寧朔堤,引水灌江陵城。騰親率將士,戰於西堤,破之,陳人乃遁。加位柱國,進爵上庸郡公。建德二年,徵拜大司空,尋出為涇州總管。宣政元年冬,薨于京師,贈太尉公,諡曰定。子玄嗣。
玄字士鑒,入關時,年七歲。仕齊為奉朝請、成平縣令。齊平,武帝見玄,特加勞勉,即拜地官府都上士。大象末,為隋文帝相府內兵參軍。
玄弟融,字士傾,最知名,少曆顯職。大象末,位至大將軍、定陵縣公。
弟麗,少以忠謹,入侍左右,太武特親昵之。舉動審慎,初無愆失。賜爵章安子,稍遷南部尚書。太武崩,南安王餘立。既而為中常侍宗愛等所殺。百寮憂惶,莫知所立。麗首建大議,與殿中尚書長孫渴侯、尚書源賀、羽林中郎劉尼奉迎文成于苑中而立之。社稷獲安,麗之謀也。由是受心膂之任,在朝者無出其右。興安初,封平原王。麗頻讓,不聽,乃啟以讓父。文成曰:「朕為天下主,豈不能得二王封卿父子也?」以其父俟為東平王。麗尋遷侍中、撫軍大將軍、司徒公,復其子孫,賜妻妃號。麗以優寵既頻,固辭不受,帝益重之。領太子太傅。麗好學愛士,常以講習為業。甚孝,遭父憂,毀瘠過禮。
和平六年,文成崩。先是,麗療疾于代郡溫泉,聞凶欲赴。左右止之曰:「宮車晏駕,王德望素重,奸臣若疾人譽,慮有不測之禍。」麗曰:「安有聞君父之喪,方慮禍難!」便馳赴。初,乙弗渾悖傲,每為不法,麗數諍之,由是見忌,害之。諡曰簡王,陪葬金陵。孝文追錄先朝功臣,以麗配饗廟庭。
麗二妻,長曰杜氏,次張氏。長子定國,杜氏所生;次睿,張氏所出。
定國在繈抱,文成幸其第,詔養宮內。至於游止,常與獻文同處。年六歲,為中庶子。及獻文踐祚,拜散騎常侍,賜封東郡王。定國以承父爵,辭,不許。又以父爵讓弟睿,乃聽之。俄遷侍中、儀曹尚書,轉殿中尚書。前後大駕征巡,擢為行台,錄都曹事,超遷司空。定國恃恩,不循法度,延興五年,坐事免官爵為兵。大和初,復除侍中、鎮南將軍、秦益二州刺史,復王爵。八年,薨於州。贈以本官,諡曰莊王。
子昕之,字慶始,風望端雅。襲爵,例降為公。尚獻文女常山公主,拜駙馬都尉,曆通直郎。景明中,以從叔琇罪,免官。尋以主婿,除通直散騎常侍。曆兗、青二州刺史,並有政績。轉安北將軍、相州刺史。卒,贈鎮東將軍、冀州刺史,諡曰惠。初,定國娶河東柳氏,生子安保。後娶范陽盧度世女,生昕之。二室俱為舊族,而嫡妾不分。定國亡後,兩子爭襲父爵。僕射李沖有寵于時,與度世子伯源婚親相好。沖遂左右助之,昕之由是承爵,尚主,職位赫弈。安保沈廢貧賤,不免饑寒。昕之容貌柔謹,孝文以其主婿,特垂昵眷。宣武時,年未四十,頻撫三籓,當世以此榮之。昕之卒後,母盧悼念,傷過而亡。公主奉姑有孝稱。神龜初,與穆氏琅邪長公主並為女侍中。又性不妒忌,以昕之無子,為納妾媵,而皆育女。公主有三女,無男,以昕之從兄希道第四子子彰為後。
子彰字明遠,本名士沈。年十六出後,事公主盡禮。丞相、高陽王雍常言曰:「常山妹雖無男,以子彰為兒,乃過自生矣。」正光中,襲爵東郡公,累遷給事黃門侍郎。子彰妻即咸陽王禧女。禧誅,養于彭城王第,莊帝親之,略同諸姊。建義初,爾硃榮欲循舊事,庶姓封王,由是封子彰濮陽郡王。尋而詔罷,仍復先爵。天平中,拜衛將軍、潁州刺史,以母憂去職。元象中,以本將軍除齊州刺史,又加驃騎將軍,行懷州事,轉北豫州刺史,仍除徐州刺史,將軍並如故。一年曆三州,當世榮之。還朝,除衛大將軍、右光祿大夫,行瀛州事。尋拜侍中,復行滄州事。進號驃騎大將軍。行冀州事。除侍讀,兼七兵尚書,行青州事。
子彰初為州,以聚斂為事,晚節修改,自行青、冀、滄、瀛,甚有時譽。加以虛己納物,人士敬愛之。除中書監。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文宣。子彰崇好道術,曾嬰重病藥中須桑螵蛸。子彰不忍害物,遂不服焉,其仁如此。教訓六子,雅有法度。子仰。
仰字雲駒,少機悟,美風神。好學不倦,博覽群書,《五經》多通大義。善屬文,甚為河間邢邵所賞。劭又與子彰交遊,嘗謂子彰曰:「吾以卿老蜯遂出明珠,意欲為群拜紀可乎?」由是名譽日高,雅為搢紳所推許。起家員外散騎侍郎,曆文襄大將軍主簿、中書舍人、兼中書侍郎,以本職兼太子洗馬。自梁、魏通和,歲有交聘,仰每兼官宴接。在席賦詩,仰必先成,雖未能盡工,以敏速見美。除中書侍郎,修國史。以父憂去職。居喪盡禮,哀毀骨立,詔以本官起。文襄時鎮鄴,嘉其至行,親詣門以慰勉之。
仰母,魏上庸公主。初封藍田,高明婦人也。甚有志操。仰昆季六人,並主所出,故邢邵常謂人云:「藍田生玉,固不虛矣。」主教訓諸子,皆以義方。雖創巨痛深,出於天性;然動依禮度,亦母氏之訓焉。仰兄弟相率廬于墓側,負土成墳。朝廷所嗟尚,發詔褒揚,改其所居裏為孝終裏。服竟,當襲,不忍嗣侯。使迄未應受。
齊天保初,常山王薦仰器幹,文宣面授給事黃門侍郎。遷吏部郎中。上洛王思宗為清都尹,辟為邑中正,食貝丘縣幹。遭母喪,哀慕毀悴,殆不勝喪,遂至沈篤,頓伏床枕,又成風疾。第五弟摶遇疾,臨終,謂其兄弟曰:「大兄尪病如此,性至慈愛,摶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聲必不可聞徹,致有感動。」家人至於祖載,方始告之。仰聞而悲痛,一慟便絕。年四十八。
仰自在朝行,篤慎周密。不說人短,不伐己長,言論清遠,有人倫鑒裁,朝野甚悲惜之。贈衛將軍、青州刺史,諡曰文。所著文章十四卷,行於世。齊之郊廟諸歌,多仰所制。
子乂字旦,襲爵始平侯。乂聰敏博學,有文才,年十九舉司州秀才。曆秘書郎、南陽王文學、通直散騎侍郎,待詔文林館,兼散騎侍郎。迎陳使,還,兼中書舍人,加通直散騎常侍。乂於《五經》最精熟,館中謂之石經。人為之語曰:「《五經》無對,有陸乂。」
仰第二弟駿,字雲驤。自中書舍人曆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卒于東廣州刺史。
駿弟杳,字雲邁,亦曆中書舍人、黃門常侍,假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武平中,為寇所圍。經百餘日,就加開府儀同三司。城中多疫癘,死者過半,人無異心。遇疾卒。及城陷,陳將吳明徹以杳有善政,吏人所懷,啟陳主,還其屍,家累貲物無所犯。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僕射。子玄卿,位尚書膳部郎。
杳弟騫,字雲儀,亦曆中書舍人、黃門常侍。武平末,吏部郎中。
騫弟摶,字雲征,好學有行檢,卒于著作佐郎。
摶弟彥師,字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