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ook of Song 宋書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 Volume 36 Treatises 26: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二十  州郡

  ○豫州 豫州 江州 青州 冀州 

  豫州刺史晉江強盛永昌元年刺史譙城退還壽春豫州庾亮刺史蕪湖咸康刺史荊州刺史武昌豫州刺史蕪湖永和元年刺史刺史蕪湖壽春十一馬頭元年刺史隆和元年刺史退守壽春安元康元太元十年刺史馬頭十二刺史義熙刺史劉毅宋武帝開拓河南揚州大江以西以北豫州基址因此而立十三刺史劉義慶壽陽初三豫州西豫州文帝元嘉豫州十六二十二大明〕,揚州淮南宣城明帝泰始淮南宣城揚州九月五月揚州淮南宣城豫州宣城以西淮陰南譙兗州臨江豫州元年以南豫州豫州廬江豫州至於大明便離合分立居多泰始西分立不復推尋便自得泰始十三六十一三萬七千六百二十一九千五百十九九十一京都一百六十

  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淮南揚州豫州。《唯有烏江一百五十六九千四百七十

  九江

  烏江,《晉書烏江,《太康

  舊名沛郡,《晉太康江左

  舊名陳留泰山文帝元嘉年度

  ,《晉太康文帝元嘉年度

  南譙太守晉孝武太元淮南郡縣。《四千四百三十二三百五十八五百四十一百七十京都七百五百

  前漢後漢汝南,《晉太康

  ,《晉太康

  ,《晉太康

  前漢後漢、《晉太康

  

  前漢後漢汝南,《晉太康

  廬江太守漢文帝十六淮南國立光武建武十三六安一千九百萬一九百九十七七百二十四百七十京都一千一百六百三十一

  

  

  ,《》、明帝泰始

  太守江左七百九千五百八十五三百京都一千五百三十

  合肥縣

  汝南,《晉太康

  

  夏令前漢淮陽後漢。《晉太康永康。《》、南梁

  安陽。《》、南梁

  南梁太守晉孝武太元淮南淮南故地徐州武帝初二大明西改名淮南復舊。《寧陵縣二百十二七百五十四一千八百五百京都一千七百七百

  睢陽舊名大明改名壽春復舊前廢帝義寧睢陽壽春

  

  舊名

  舊名

  前漢淮陽後漢,《晉太康

  義寧

  舊名潁川

  崇義,《羌人

  寧陵

  太守晉安帝廬江一千五百二十一七千四百九十七八百無水京都一千二百

  懷寧晉安帝

  晉安帝

  舊名,《晉太康

  ,《》、

  太湖縣長文帝元嘉二十五太湖明帝太始

  弋陽太守縣名汝南魏文帝分立二百七十五四千二百六十二一千一百京都

  

  弋陽

  晉安帝

  樂安新立

  新立

  太守魏文帝廬江江左晉安帝弋陽

  ,《前漢地理志後漢廬江

  松滋

  汝南太守

  上蔡

  平輿

  

  

  

  

  舊名

  

  西平

  

  安陽

  新蔡太守

  

  固始

  新蔡

  信令

  西信令唯一

  太守。《扶溝扶溝

  項城

  西華

  夏令

  

  

  南頓太守

  南頓

  

  潁川太守

  

  臨潁

  曲陽

  西太守,《》、

  

  

  

  

  汝陽太守

  汝陽

  

  陳留太守。《封丘酸棗封丘尉氏

  

  小黃

  

  白馬

  

  封丘舊名

  尉氏

  太守少帝景平南梁未詳大明名為

  邊城太守文帝元嘉二十五樂安開化邊城弋陽邊城開化邊城大明弋陽四百十七四百七十九

  廬江,《晉太康

  開化

  

  邊城

  太守,《》、起居注》,大明弋陽大明中分弋陽

  樂安

  

  弋陽

  豫州刺史後漢汝南晉江。《》、睢陽郡縣西邊城豫州招遠新立則是四十三九百十九十五八百三十九

  汝南太守高帝十一萬一二百九十一九千三百四十九一千七百京都一千五百

  上蔡

  平樂

  

  。《

  

  

  

  

  西平

  

  安陽太康元年改為南安

  新蔡太守晉惠帝汝南七百七十四九千八百八十六百京都五百一千四百

  晉成帝咸康新蔡

  固始光武更名晉成帝咸康新蔡

  新蔡

  信令前漢後漢汝南,《晉太康後漢》、《晉太康」。

  太守魏明帝分立王粲:「。」建安明帝。《長垣縣一千四百二十四七千四百三百五十京都一千二百

  

  

  寧陵前漢陳留後漢、《晉太康

  配屬

  

  長垣陳留。《何故陳留

  太守更名大明元年徐州九百六十八五千五百一百六十京都九百

  

  

  太守淮陽元和更名。《扶溝前漢淮陽後漢、《晉太康陳留長平六百九十三四千一百一十三七百六十京都一千四百五十

  項城汝南,《晉太康

  西華汝南永康元年潁川江左

  前漢淮陽後漢,《晉太康咸康更名

  長平前漢汝南後漢,《晉太康潁川

  南頓太守汝南晉惠帝分立五百二十六三百六十五七百六十京都一千四百五十

  南頓何故汝陽晉武帝汝南晉太康》、地道汝陽

  江左

  潁川太守潁川襄城晉成帝咸康襄城潁川。《許昌本名許昌鄢陵河南曲陽六百四十九五百七十九一千京都一千八百

  汝南,《晉太康潁川

  臨潁

  曲陽前漢東海後漢屬下,《晉太康

  汝陽太守,《晉太康》、地道江左汝南晉成帝咸康汝南九百四十一四千四百九十五二百京都一千四百五百

  汝陽汝南何故汝南汝南何所

  何不

  太守晉武帝汝南咸康新蔡七百四十九四千三百三十五

  

  前漢初四公國

  

  雁門配屬

  陳留太守漢武帝元狩元年兗州中原晉成帝咸康,《兗州豫州。《酸棗九十六四百十三長垣縣

  舊名

  小黃舊名

  白馬,《晉太康濮陽

  舊名

  江州刺史晉惠帝元康元年揚州豫章鄱陽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武昌桂陽江州豫章咸康豫章六十五五萬三十三二十七七千一百四十七京都一千四百

  太守縣名水名廬江蘄春晉武帝太康元年蘄春武昌蘄春高陵武昌武昌廬江永興元年廬江武昌七百二十

  柴桑豫章武昌、《晉太康豫章

  松滋前漢廬江後漢,《晉太康豐縣前漢後漢廬江晉武帝江左流民松滋揚州松滋弘農文帝元嘉十八松滋

  豫章太守高帝揚州。《有海。,十二一百三十九十二五百七十三六百三百五十京都一千九百一百

  南昌

  

  豐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漢靈帝中平汝南上蔡此地縣名上蔡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漢靈帝中平中立更名

  永修漢靈帝中平中立

  建昌漢和帝永元十六

  漢獻帝建安中立西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康樂孫權黃武中立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漢靈帝中平中立

  

  鄱陽太守漢獻帝建安十五孫權豫章鄱陽縣赤烏吳芮故城。《陵縣二百四十二九百五十四百四十京都一千八百四十六十

  廣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鄱陽

  餘干

  上饒。《太康地道

  

  樂安

  臨川內史孫亮太平豫章東部都尉八千九百八十三四千八百一千一百一千二十京都八百三十

  漢和帝永元

  西豐西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新建

  永城

  宜黃

  南城晉武帝太康元年南城江左復舊

  南豐

  東興

  

  太守縣名豫章漢獻帝興平元年孫策豫章四千四百五十五三萬一千二百七十一一千六百京都六百

  前漢後漢

  西昌

  東昌

  

  

  興平

  陽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高昌

  新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無比

  太守孫皓豫章長沙。《晉太康荊州一百一十六五萬三百二十三三百六百京都七百

  前漢安平後漢更名豫章

  

  宜陽本名宜春豫章晉孝武改名

  永新

  本名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長沙

  萍鄉

  ,《晉太康江左

  南康晉武帝太康南部都尉四千四百九十三三萬四千六百八十四七百四十京都八十

  豫章

  寧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雩都豫章

  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南康安南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揭陽晉武帝太康以西揭陽然則後漢揭陽

  豫章

  大明

  新蔡太守江左一千七百三十八千八百四十八二百京都一千三百七十一千八百八十

  信令,《

  舊名汝南

  復舊

  縣令大明

  建安太守閩越閩中郡漢武帝閩越山谷冶縣會稽司馬彪是故然則臨海:「閩越冶鑄句踐冶鑄閩中。」會稽二部都尉東部臨海南部建安孫休永安南部建安四十二七千六百八十六三百八十京都四十

  吳興漢末更名

  將樂,《晉太康

  邵武晉武帝更名

  建陽,《晉太康

  ,《》、

  村長,《》、

  晉安太守晉武帝太康建安八百四十三九千八百三十八九百九十京都五百八十

  前漢後漢會稽

  晉武帝太康建安校尉

  晉安東安晉武帝更名

  羅江臨海晉武帝晉安

  晉武帝太康。《

  青州刺史臨淄江左廣陵義熙青州刺史東陽青州如故青州青州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