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of Wei 魏書
卷105之二 天象志一之二 Volume 105b Treatise 1: Celestial Phenomena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太祖皇始二年六月庚戌,月掩太白,在端門外。占曰「國受兵」。九月,慕容賀驎率三萬餘人出寇新市。十月,太祖破之於義臺塢,斬首九千餘級。天興元年十一月丁丑,月犯東上相。
二年五月辛酉,月掩東上相。
八月壬辰,月犯牽牛。占曰「國有憂」。三年二月丁亥,皇子聰薨。
三年三月乙丑,月犯鎮星,在牽牛。
七月己未,月犯鎮星,在牽牛。辛酉,月犯哭星。
四年三月甲子,月生齒。占曰「有賊臣」。五年十一月,秀容胡帥、前平原太守劉曜聚眾為盜,遣騎誅之。
七月丁卯,月犯天關。
十月甲子,月犯東次相。
五年四月辛丑,月掩辰星,在東井。
五月丙申,月犯太微。
七月己亥,月犯歲星,在左角。
十月戊申,月暈左角。時帝討姚興弟平於乾壁,克之。太史令晁崇奏角蟲將死,上慮牛疫,乃命諸軍併重焚車。丙戌,車駕北引。牛大疫,死者十八九,官車所馭巨犗數百,同日斃於路側,首尾相屬。麋鹿亦多死。
乙卯,月犯太微。占曰「貴人憂」。六年七月,鎮西大將軍、司隸校尉、毗陵王順有罪,以王還第。
十二月庚申,月與太白同入羽林。
六年正月,月掩氐西南星。
六月甲辰,月掩北斗魁第四星。
十月乙巳,月犯軒轅第四星。
十一月辛巳,月犯熒惑。
天賜元年二月甲辰,月掩歲星,在角。占曰「天下兵起」。三年四月,蠕蠕寇邊,夜召兵將,旦,賊走乃罷。
四月甲午,月掩軒轅第四星。占曰「女主惡之」。六年七月,夫人劉氏薨,後諡宣穆皇后。
五月壬申,月掩斗魁第二星。
二年三月壬辰,月掩左執法。丁酉,月掩心前星。
四月己卯,月犯鎮星,在東壁。占曰「貴人死」。四年五月,常山王遵有罪,賜死。
七月己未,月掩鎮星。
八月丁巳,月犯斗第一星。占曰「大臣憂」。三年七月,太尉穆崇薨。
十月丁巳,月掩鎮星,在營室。
三年二月己丑,月犯心後星。
四月癸丑,月犯太微西上將。己未,月犯房南第二星。占曰「將相有憂」。四年五月,誅定陵公和跋。
五月癸未,月犯左角。占曰「左將軍死」。六年三月,左將軍、曲陽侯元素延死。
十二月丙午,月掩太白,在危。
四年二月庚申,月掩心後星。
五年五月丁未,月掩斗第二星。占曰「大人憂」。六年十月戊辰,太祖崩。
太宗永興元年二月甲子,月犯昴。占曰「胡不安,天子破匈奴」。二年五月,太宗討蠕蠕社崘,社崘遁走。
九月壬寅,月犯昴。
閏月丁酉,月犯昴。
二年三月丁卯,月掩房南第二星,又掩斗第五星。
五月甲子,月掩斗第五星。己亥,月掩昴。
六月己丑,月犯房南第二星。
七月乙亥,月犯輿鬼。
八月甲申,月犯心前星。
三年六月庚子,月犯歲星,在畢。占曰「有邊兵」。五年四月,上黨民勞聰、士臻羣聚為盜,殺太守令長,相率外奔。
八月乙未,月犯歲星,在參。
四年春正月壬戌,月行畢,蝕歲星。癸亥,月掩房北第二星。
閏月庚申,月行昴,犯熒惑。
七月,月蝕熒惑。
八月戊申,月犯泣星。
十月辛亥,月掩天關。占曰「有兵」。五年六月,濩澤民劉逸,自號征東將軍、三巴王,署置官屬,攻逼建興郡,元城侯元屈等討平之。
五年三月戊辰,月行參,犯太白。
四月癸卯,月暈翼、軫、角。
七月庚午,月掩鈎鈐。占曰「喉舌臣憂」。五年三月,散騎常侍王洛兒卒。
八月庚申,月犯太白。占曰「憂兵」。神瑞元年二月,赫連屈丐入寇河東,殺掠吏民,三城護軍張昌等要擊走之。
九月己丑,月犯左角。占曰「天下有兵」。神瑞元年十二月,蠕蠕犯塞。
十月乙巳,月犯畢。占曰「貴人有死者」。泰常元年三月,長樂王處文薨。
十一月丙戌,月蝕房第一星。
十二月甲辰,月三暈東井。
神瑞元年正月丁卯,月犯畢。占曰「貴人有死者」。泰常元年四月庚申,河間王脩薨。
二月戊申,月蝕房第一星。
三月壬申,月蝕左角。
五月壬寅,月犯牽牛南星。
六月丙申,月掩氐。
七月庚辰,月犯天關。
八月丁酉,月蝕牽牛中大星。己酉,月犯西咸。占曰「有陰謀」。神瑞二年三月,河西飢胡屯聚上黨,推白亞栗斯為盟主,號大單于,稱建平元年。四月,詔將軍公孫表等五將討之。
二年三月丁巳,月入畢。占曰「天下兵起」。泰常元年三月,常山民霍季自言名載圖讖,持一黑石,以為天賜玉印,誑惑聚黨,入山為盜,州郡捕斬之。
四月己卯,月犯畢陽星。
七月辛丑,月犯畢。占曰「貴人有死者」。泰常元年十二月,南陽王良薨。
八月壬子,月犯氐。 十月甲子,月暈畢。
十一月,月暈軒轅。戊午,月犯畢陽星。
泰常元年五月甲申,月犯歲星,在角。
六月己巳,月犯畢。占曰「貴人死」。二年十月,豫章王夔薨。
七月,月犯牛。
十月丙戌,月入畢。占曰「有邊兵」。二年二月,司馬德宗譙王司馬文思自江東遣使詣闕上書,[1]請軍討劉裕,太宗詔司徒長孫嵩率諸將邀擊之。
二年五月丙子,月犯軒轅。
八月己酉,月犯牽牛。占曰「其地有憂」。三年,司馬德宗死。丁卯,月犯太微。
十一月癸未,月犯東井南轅西頭第一星。占曰「諸侯貴人死」,一曰「有水」。三年八月,雁門、河內大雨水,復其租稅。五年三月,南陽王意文薨。
三年正月戊申,月犯輿鬼、積尸。己酉,月犯軒轅、爟星。[2]占曰「女主有憂」。五年六月丁卯,貴嬪杜氏薨,後諡密皇后。
四月壬申,月犯鎮星,在張。
五月癸亥,月犯太白於東井。
七月丁巳,月犯東井。
九月丙寅,月犯熒惑,在張、翼。
十一月庚申,月犯太白,在斗。
十二月庚辰,月犯熒惑於太微。
四年正月丙午,月犯太微。
三月壬寅,月犯太微。
五月丙申,月犯太微。占曰「人君憂」。八年十一月,太宗崩。
十二月丁巳,月犯太白,入羽林。
五年十一月辛亥,月蝕熒惑,在亢。占曰「韓鄭地大敗」。八年九月,劉義符潁川太守李元德竊入許昌,太宗詔交趾侯周幾擊之,元德遁走。
六年二月己亥,月蝕南斗杓星。
五月丙辰,月暈,在角亢。
七年正月丁卯,月犯南斗。占曰「大臣憂」。三月,河南王曜薨。
三月壬戌,月犯南斗。
五月丙午,月犯軒轅。
六月辛巳,月犯房。占曰「將相有憂」。八年六月己亥,太尉、宜都公穆觀薨。
世祖始光元年正月壬午,月犯心中央大星。
二年三月丙子,月犯熒惑,在虛。
十二月丁酉,月犯軒轅。
神䴥三年夏四月壬戌,月犯軒轅。
六月,月犯歲星。
四年十月丙辰,月掩天關。占曰「有兵」。延和元年七月,世祖討馮文通於和龍。
十二月,月犯房、鈎鈐。
延和元年三月,月犯軒轅。
四月,月犯左角。占曰「天下有兵」。二年二月,征西將軍金崖與安定鎮將延普及涇州刺史狄子玉爭權,[3]舉兵攻普,不克,退保胡空谷,驅掠平民,據險自固。世祖詔平西將軍、安定鎮將陸俟討獲之。
五月,月犯軒轅,掩南斗第六星。
七月丙午,月蝕左角。
三年二月庚午,月犯畢口而出,月暈昴、五車及參。占曰「貴人死」。五月甲子,陰平王求薨。
閏月己丑,月入東井,犯太白。占曰「憂兵」。七月辛巳,世祖行幸隰城,命諸軍討山胡白龍于西河,克之。
太延元年五月壬子,月犯右執法。占曰「執法有憂」。十月,尚書左僕射安原謀反,伏誅。
十月丙午,月犯右執法。
二年正月庚午,月犯熒惑。占曰「貴人死」。三年正月癸未,征東大將軍、中山王纂薨。
二月,月犯太微東蕃第一星。
三月癸亥,月犯太微右執法,又犯上相。占曰「將相有免者」。真君二年三月庚戌,新興王俊、略陽王羯兒有罪,並黜為公。
三年正月,月犯東井。占曰「將相死」。戊子,太尉、北平王長孫嵩薨;乙巳,鎮南大將軍、丹陽王叔孫建薨。
九月丙申,月暈太微。
十一月戊戌,月掩太白。
四年四月己卯,月犯氐。
十一月丁未,月犯東井。占曰「將軍死」。真君二年九月戊戌,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薨。
五年六月甲午朔,月見西方。
七月,月掩鎮星。
真君元年十二月,月犯太微。
二年六月壬子朔,月見西方。
三年三月癸未,月犯太白。占曰「憂兵」。四年正月,征西將軍皮豹子等大破劉義隆將於樂鄉,擒其將王奐之、王長卿等。
五年五月甲辰,月犯心後星。
六年四月,月犯心。占曰「有亡國」。是月,征西大將軍、高涼王那討吐谷渾慕利延於陰平。軍到曼頭城,慕利延驅其部落西渡流沙,那急追之,故西秦王慕璝世子被囊逆軍距戰,那擊破之。慕利延遂西入于闐。
七年八月癸卯,月犯熒惑,又犯軒轅。
十一月,月犯軒轅。
八年正月庚午,月犯心大星。
九年正月,月犯歲星。
十一年正月甲子,月入羽林。
正平元年正月,月入羽林。
高宗太安四年正月己未,月入太微,犯西蕃。
三月,月犯五諸侯。
六月癸酉朔,月生西方。
八月,月入南斗。
九月,月犯軒轅。
十二月,月犯氐。
五年正月,月掩軒轅,又掩氐東南星。
六月,月犯心前星。
十二月,月犯左執法。占曰「大臣有憂」。和平二年四月,侍中、征東大將軍、河東王閭毗薨。
和平元年正月丁未,月入南斗。
三月,月掩軒轅。占曰「女主惡之」。四月,保皇太后常氏崩。
六月戊子,月犯心前星。
十一月壬辰,月犯右執法。
二年正月,月犯心後星。
九月,月犯心大星。
三年三月壬寅,月犯心後星。
八月,月犯哭星。
四年四月,月掩軒轅、女御星。
五年二月甲申,月入南斗魁中,犯第三星。
三月庚子,月入輿鬼、積尸。
六年七月,月犯心前星。
九月,月犯軒轅右角。
顯祖天安元年六月甲辰,月犯東井。
十月癸巳,月掩東井。
皇興元年正月丙辰,月犯東井北轅東頭第三星。
八月辛酉,月蝕東井南轅第二星。占曰「有將死」。三年正月,司空、平昌公和其奴薨。
十月癸巳,月在參蝕。
二年四月丙辰,月犯牽牛中星。
三年十二月乙酉,月犯氐。
五年七月辛巳,月犯東井。
高祖延興元年十月庚子,月入畢口。占曰「有赦」。二年正月乙卯,曲赦京師及河西,南至秦涇,西至枹罕,北至涼州及諸鎮。
二年正月壬戌,月犯畢。占曰「天子用法」。九月辛巳,統萬鎮將、河間王閭虎皮坐貪殘賜死。[4]
閏月丙子,月犯東井。占曰「有水」。是年,以州鎮十一水旱,免民田租,開倉賑恤。庚子,月犯東井北轅。[5]
三年八月己未,月犯太微。占曰「將相有免者,期不出三年」。承明元年二月,司空、東郡王陸定國坐事免官爵。
十二月戊午,月蝕在七星,京師不見,統萬鎮以聞。
四年正月己卯,月犯畢。占曰「貴人死」。五年十二月,城陽王長壽薨。
二月癸丑,月犯軒轅。甲寅,月犯歲星。占曰「饑」。太和元年正月,雲中饑,詔開倉賑恤。
九月乙卯,月犯右執法。占曰「大臣有憂」。承明元年六月,大司馬、大將軍、安成王萬安國坐矯詔殺部長奚買奴於苑中,[6]賜死。
五年三月甲戌,月掩鎮星。
八月乙亥,月掩畢。占曰「有邊兵」。太和元年正月,秦州略陽民王元壽聚眾五千餘家,自號為衝天王。二月,詔秦益二州刺史武都公尉洛侯討破元壽,獲其妻子送京師。
十一月癸卯,月入軒轅中,蝕第三星。
承明元年四月甲戌,月蝕尾。
太和元年二月壬戌,月在井,暈參、南北河、五車二星、三柱、熒惑。
三月甲午,月犯太微。
戊辰,月蝕尾,下入濁氣不見。
五月丁亥,月犯軒轅大星。丙午,月入太微。
八月庚申,月入南斗,犯第三星。戊寅,月入太微,犯屏南星。
十月乙丑,月蝕昴,京師不見,雍州以聞。占曰「貴臣誅」。是月,誅徐州刺史李訢。
十二月癸卯,月犯南斗。
二年六月庚辰,月犯太微東蕃南頭第一星,京師不見,定州以聞。甲申,月犯房,又犯太微。
八月壬午,月入南斗。占曰「大臣誅」。十二月,誅南郡王李惠。
九月庚申,陰雲開合,月在昴蝕。
十月戊戌,月入南斗口中。占曰「大臣誅」。三年四月,雍州刺史、宜都王目辰有罪賜死。
十一月甲子,月犯鎮星。
十二月戊戌,月入南斗口中。
三年正月壬子,月暈觜、參兩肩、五車五星、畢、東井。占曰「有赦」。十月,大赦天下。
二月庚寅,月犯心。
三月庚戌,月入南斗口中。占曰「大臣誅」。九月,定州刺史、安樂王長樂有罪,徵詣京師,賜死。乙卯,月入南斗口中。
七月癸未,月犯心。[7]
十月,月犯心。
十二月丙戌,月犯太微左執法。占曰「大臣有憂」。四年正月,襄城王韓頹有罪,削爵徙邊。
四年正月丁未,月在畢,暈參兩肩、五車、東井。丁巳,月犯心。占曰「人伐其主」。五年二月,沙門法秀謀反,伏誅。戊午,月又犯心。
二月己卯,月犯軒轅北第二星。辛巳,月犯太微左執法。占曰「大臣有憂」。閏月,頓丘王李鍾葵有罪賜死。壬午,月蝕。乙酉,月掩熒惑。
五年二月癸卯,月犯太微西蕃南頭第一星。
二月甲辰,月在翼,暈東南,不帀;須臾西北有偏白暈,侵五車二星、東井、北河、北河、[8]輿鬼、柳、北斗、紫微宮、攝提、翼星。戊戌,月犯心,京師不見,濟州以聞。
七月戊寅,月犯昴。占曰「有白衣之會」。六年正月,任城王雲薨。[9]
六年正月癸亥,月在畢,暈參兩肩、五車三星、胃、昴、畢,京師不見,營州以聞。己巳,月在張,犯軒轅大星。辛未,月蝕。
五月戊申,月入南斗口中。戊寅,月犯昴。
七月丁卯,月蝕。
十一月辛亥朔,月寅見東方,京師不見,平州以聞。
七年五月辛卯,月犯南斗。
八年正月辛巳,月在畢,暈東井、歲星、觜、參兩肩、五車。
三月己丑,月犯心。
四月丁亥,月蝕斗。癸亥,月犯昴,相州以聞。占曰「有白衣之會」。十一年五月,南平王渾薨。
五月丁亥,月在斗,蝕盡。占曰「饑」。十二月,詔以州鎮十五水旱民饑,遣使者循行,問所疾苦,開倉賑恤。
九年正月丁丑,月在參,暈觜、參兩肩、東井、北河、五車三星。占曰「水」。是年,冀定數州水,民有賣男女者。戊申,月犯東井。占曰「貴人死」,一曰「有水」。十月,侍中、司徒、魏郡王陳建薨。是年,京師及州鎮十二水旱傷稼。
四月丁未,月犯心。
十一月戊寅,月蝕。
十年十一月辛亥,月犯房。
十一年正月丙午,月犯房鈎鈐。
二月癸亥,月犯東井。
三月丙申,月三暈太微。庚子,月蝕氐。占曰「糴貴」。是年,年穀不登,聽民出關就食,開倉賑恤。
六月乙丑,月犯斗。丙寅,月犯建星。
七月丁未,月入東井。
八月己巳,月蝕胃。占曰「有兵」。是月,蠕蠕犯塞,遣平原王陸叡討之。
九月戊戌,陰雲離合,月在胃蝕。
十一月乙巳,月入氐。
十二月戊午,月及熒惑合於東壁。甲子,月入東井,犯天關。
十二年正月戊戌,月犯左角。
二月壬戌,月暈太微。丁卯,月犯氐。
四月癸丑,月犯東井。占曰「將死」。九月,司徒、淮南王他薨。壬戌,月犯氐,與歲星同在氐。癸亥,月犯房。
六月丁巳,月入氐,犯歲星。
七月乙酉,月犯房。庚寅,月犯牽牛。庚子,月犯畢。
九月,月蝕盡。
十一月己未,月犯東井。丙寅,月犯左角。占曰「天下有兵」。十三年正月,蕭賾遣眾寇邊,淮陽太守王僧儁擊走之。
十二月甲申,月犯畢。乙未,月犯氐。丙申,月犯房。
十三年正月甲寅,月入東井。壬戌,月掩牽牛。
二月己丑,月在角,十五分蝕七。
三月庚申,月犯歲星。
四月丙戌,月犯房。
六月乙酉,月掩牽牛。乙未,月犯畢。占曰「貴人死」。十二月,司空、河東王苟頹薨。
七月丁未,月入氐。戊申,月犯楗閉。
八月丙戌,天有微雲,月在未蝕。占曰「有兵」。十四年四月,地豆于頻犯塞,詔征西大將軍、陽平王頤擊走之。
九月丁巳,月掩畢。庚申,月入東井。
十月己卯,月掩熒惑,又掩畢。丁酉,月犯楗閉。
十二月壬午,月入東井。
十四年二月甲戌,月犯畢。
六月甲戌,月犯亢。
八月乙亥,月犯牽牛。辛卯,月犯軒轅。占曰「女主當之」。九月,文明皇太后馮氏崩。
十月壬午,月入東井。戊子,月犯太微。
十一月戊戌,月犯鎮星。乙卯,月犯太微右執法。
十二月庚辰,月犯軒轅。癸未,月掩太微左執法。
十五年正月己酉,月在張蝕。
三月丙申,月掩畢。占曰「有邊兵」。十六年八月,詔陽平王頤、右僕射陸叡督十二將、七萬騎,北討蠕蠕。
四月庚午,月犯軒轅。癸酉,月犯太微東蕃上將。占曰「貴人憂」。六月,濟陰王鬱以貪殘賜死。癸未,月犯歲星。
五月庚子,月掩太微左執法。占曰「大臣憂」。十七年二月,南平王霄薨。丁未,月掩建星。
七月乙未,月犯太微東蕃。辛丑,月掩建星。癸卯,月犯牽牛。
九月乙丑,月犯牽牛。占曰「大臣有憂」。十七年,蕭賾死。〈大臣疑當作吳越。〉癸未,月入太微,犯右執法。占曰「大臣憂」。十七年八月,三老、山陽郡開國公尉元薨。
十月甲午,月犯鎮星。戊申,月犯軒轅。
十一月乙巳,月犯畢。辛未,月入東井。
十二月辛卯,月蝕,盡。
十六年二月甲辰,月入氐。
三月己卯,月入羽林。
四月壬辰,月入太微。丙午,月入羽林。
五月壬子,月掩南斗第六星。甲戌,月入羽林。
六月戊子,月犯熒惑。占曰「貴人死」。十九年五月,廣川王諧薨。己丑,月入太微。丁酉,月掩建星。丁未,月入畢。占曰「有邊兵」。十九年正月,平南將軍王肅頻破蕭鸞軍於義陽,降者萬餘。
七月甲戌,月入畢。丁丑,月犯軒轅。
八月壬辰,月犯建星。壬寅,月犯畢。甲辰,月入東井。戊申,月犯軒轅。占曰「女主當之」。二十年七月,廢皇后馮氏。[10]辛亥,月入太微,犯右執法。
九月癸亥,月掩鎮星。
十月辛卯,月入羽林。癸亥,月入東井。
十一月甲子,月犯畢。壬申,月入太微。丁丑,月入氐。
十二月丁酉,月在柳蝕。占曰「國有大事,兵起」。十七年八月己丑,車駕發京師南伐,步騎三十餘萬。
十七年正月己丑,月犯軒轅。壬申,月犯氐。
三月甲午,月入太微。壬寅,月掩南斗第六星。
四月癸丑,月入太微。占曰「大臣死」。十九年二月辛酉,司徒馮誕薨。壬寅,月入羽林。
五月甲子,月犯南斗第六星。乙丑,月掩建星。
六月甲午,月在女蝕。占曰「旱」。二十年,以南北州郡旱,遣侍臣循察,開倉賑恤。
七月壬子,月入太微。占曰「有反臣」。二十年二月,恒州刺史穆泰謀反,伏誅,多所連及。[11]丙辰,月入氐。癸未,月犯南斗第六星。庚申,月犯建星。
八月庚寅,月犯哭星。辛卯,月入羽林。丁酉,月入畢。占曰「兵起」。十九年二月,車駕南伐鍾離。辛丑,月犯輿鬼。乙巳,月入太微,犯屏星。
十月壬午,月犯建星。甲午,月入東井。
十一月壬子,月犯哭星。辛酉,月犯東井前星。丁卯,月入太微。占曰「大臣死,有反臣」。二十一年四月,大將軍、宋王劉昶薨,廣州刺史薛法護南叛。[12]壬申,月入氐。
十二月辛巳,月入羽林。乙未,月入太微。己亥,月入氐。
十八年二月甲午,月入氐。
四月庚申,月在斗蝕。
六月丁卯,月入東井。
十九年三月己卯,月犯軒轅。占曰「女主當之」。二十一年十月,追廢貞皇后林氏為庶人。
二十年七月辛巳,月掩鎮星。
十月丙午,月在畢蝕。
二十一年三月丁酉,月犯屏星。
四月庚午,月掩房星。
六月丁卯,月掩斗魁。
十二月乙亥,月掩心。
二十二年正月丙申,月掩軒轅。占曰「女主當之」。二十三年,詔賜皇后馮氏死。
二月乙丑,月與歲星、熒惑合於右掖門內。丁卯,月在角蝕。占曰「天子憂」。二十三年四月,高祖崩。
七月乙酉,月掩心。
九月庚申,月蝕昴。
二十三年二月壬戌,月在軫蝕。
六月癸未,月掩房南頭第二星。甲申,月掩箕北頭第一星。
八月,月在壁,蝕子已上。
十一月癸丑,月在畢,暈昴、觜、參、五車。
十二月己卯,月掩昴。辛巳,月掩五車。
世宗景明元年正月丙辰,月在翼蝕,十五分蝕三。
十二月癸未,月暈太微,既而有白氣長一匹,廣二尺許,南至七星。俄而月復暈北斗大角。丁亥,月暈角、亢、房。
二年正月甲辰,月暈井、觜、參兩肩、昴、五車。占曰「貴人死,大赦」。二月甲戌,大赦天下。五月壬子,廣陵王羽薨。
二月丙子,月掩軒轅大星。占曰「女主憂」。正始四年十月,皇后于氏崩。癸未,月掩房南頭第二星。丙戌,月入南斗距星南三尺。占曰「吳越有憂」。十二月,蕭寶卷直後張齊玉殺寶卷。[13]
五月丙午,月掩心第三星。戊申,月掩斗魁第三星。
七月辛亥,月暈婁,內青外黃,轢昴、畢、天船、大陵、卷舌、奎、婁。
三年正月甲寅,月入斗,去魁第二星四寸許。占曰「吳越有憂」。四月,蕭衍又廢其主寶融。
四月癸酉,月乘房南頭第二星。己亥,月暈,在角、亢、氐、房、心。
六月戊戌,月掩南斗第二星。
八月壬寅,月暈,外青內黃,轢昴、畢、婁、胃、五車。占曰「貴人死」。乙卯,三老元丕薨。[14]己酉,月犯軒轅。
十一月己巳,月蝕井,盡。
十二月壬辰,月掩昴。占曰「有白衣之會」。正始二年四月,城陽王鸞薨。乙未,月暈參、井、鎮星。占曰「兵起」。四年,氐反,行梁州事楊椿、左將軍羊祉大破之。[15]丙申,月掩鎮星,又暈。
四年正月庚申,月暈胃、昴、參、五車。
二月辛亥,月掩太白。
三月辛酉,月暈軒轅、太微西垣帝坐。
四月丙申,月掩心大星。
五月丁卯,月在斗,從地下蝕出,十五分蝕十二。占曰「饑」。正始四年八月,敦煌民饑,開倉賑恤。
六月癸卯,月犯昴。占曰「有白衣之會」。永平元年三月,皇子昌薨。丁未,月掩太白。
七月戊午,月犯房大星。壬申,月犯昴、畢、觜、參、東井、五車五星。占曰「旱,有大赦」。正始元年正月丙寅,大赦,改年。六月,詔以旱,徹樂減膳。
十二月丁亥,月暈昴、畢、婁、胃。己未,月暈太微帝坐、軒轅。庚子,月暈房、心、亢、氐。占曰「有軍,大戰」。正始元年,荊州刺史楊大眼大破羣蠻樊秀安等。
正始元年正月乙卯,月暈胃、昴、畢、五車二星。丁巳,月暈婁、胃、昴、畢。戊戌,月暈五車三星、東井、南河、北河、輿鬼、鎮星。[16]
二月甲申,月暈昴、畢、參左肩、五車。
二年九月癸未,月在昴,十五分蝕十。占曰「饑」。四年九月,司州民饑,開倉賑恤。
十一月丙子,月暈;東西兩珥,內赤外青;東有白虹,長二丈許;西有白虹,長一匹;北有虹,長一丈餘,外赤內青黃,虹北有背,外赤內青黃。
三年正月辛巳,月暈太微帝坐、軒轅左角、賁〈疑〉星。
三月庚辰,月在氐,蝕盡。
十月甲寅,月犯太白。
永平元年五月丁未,月犯畢。占曰「貴人有死者」。九月,殺太師、彭城王勰。
六月己巳,月掩畢。
十一月癸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