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Book of Wei 魏書

卷106下 地形志二下 Volume 106c Treatise 2: Terrain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雍州漢陽隴縣長安。〉

  三十一
京兆內史高帝渭南武帝京兆尹後漢因之。〉

長安高帝昆明池池水。〉  。〉  扶風真君分屬豐水。〉  有風。〉  新豐高帝驪山。〉  郡治霸陵長門溫泉。〉  安定真君新豐太和十一。〉  藍田真君太和十一白鹿。〉
內史高帝更名內史武帝內史。〉

郡治高陵京兆魏明帝。〉  武城鹽池。〉  萬年高帝京兆,[1]。〉  。〉  廣陽景明元年。〉  [2]〈太和二十二。〉
扶風內史高帝更名內史武帝內史太初更名主爵都尉扶風世祖真君年中。〉

郡治前漢後漢武都。〉  溫泉新市。〉  [3]  更名高帝板橋。〉  𥂕漢武帝後漢真君武功。〉
咸陽

石勒秦孝公渭城咸陽周文王。〉  郡治扶風白渠。〉  靈武前漢後漢真君分屬。〉  甘泉。〉  涇陽真君景明。〉
魏文帝。〉

富平真君漢武帝。〉  真君富平景明元年。〉[4]  真君富平。〉  雲陽池水雲陽。〉  銅官真君有關。〉  土門景明元年土門。〉  宜君真君宜君。〉
太和十一城鎮。〉

  
太延。〉

扶風。〉  真君。〉  真君十年。〉
武都太延。〉

平陽真君。〉  [5]  高車
武功太和十一扶風。〉

扶風真君。[6]岐山太白山原廟、[7]。〉  西[8]〈太和十一梁山武都。〉
秦州。〉

   十二
天水郡漢武帝後漢明帝改為漢陽。〉

前漢隴西後漢漢陽太祖。〉  後漢漢陽真君。〉  平泉  真君。〉
略陽晉武帝天水。〉

前漢天水後漢。〉  綿前漢天水後漢。〉[9]  前漢天水後漢漢陽略陽。〉  清水前漢天水後漢。〉  前漢天水漢陽太和十一。〉
漢陽真君天水。〉

黃瓜真君。〉  松山。〉  
秦州真君太和十二,[10]正始谷城。〉

  十八
天水郡真君。〉

郡治真君。〉  平泉真君。〉  平原
漢陽真君。〉

  郡治真君黃帝。〉
武都漢武帝。〉

石門郡治真君。〉  白水真君。〉  東平真君。〉  


北部  太和。〉  太和。〉
[11]

太和。〉  柏樹[12]〈太和。〉  武都太和分屬。〉  郡治太和。〉


真君牛頭山。〉  太和。〉



。〉


益州。〉

  十六


  郡治。〉  石門  武安


西鄉  西石門


  


  


  
梓潼

  
[13]

武都  明水
益州正始。〉

  
東晉司馬德宗因之。〉[14]

    晉安司馬德宗因之。〉  晉惠帝,[15]梓潼。〉
西晉

陰平
巴郡司馬德宗因之。〉

司馬德宗因之。〉
白水

  京兆


  
巴州郡縣。〉 梁州正始。〉

  十四


龍亭安國、[16]。〉  延昌。〉  南城


漢中永平。〉  武鄉延昌元年牛頭山。〉  
安康因之。〉

安康安陽漢中漢末武帝更名。〉  寧都
漢中郡。〉

南鄭。〉  漢陰。〉  城固。〉


黃牛蕭何。〉  漢中白馬諸葛亮。〉  漢水。〉
南梁郡縣。〉 梁州

  
一千二百二十二
金城

二百八十六

安康

六百十八
安康


三百十八
漢陽  寧都
。〉

  十七
安定漢武帝太和十一。〉

安定前漢後漢。〉  。〉  。〉  [17]〈岐山鄉城。〉  。〉


涇陽前漢安定後漢。[18]白城。〉  祖居前漢武威,[19]。〉  前漢安定後漢。〉
漢獻帝建安。〉

金城。〉  前漢安定後漢東魏。〉  三水安定隨意。〉  高平安定石門。〉
[20]

前漢後漢安定。[21][22]臺山。〉  [23]
平涼

郡治前漢安定後漢武威、[24]涇陽、[25]平涼。〉  前漢安定後漢。〉
平原

安定京兆武城。〉
河州。[26]〈真君。〉[27]

  十四[28]
金城漢昭帝後漢建武十三隴西,[29]孝明。〉

榆中。〉  大夏隴西改為白水柳城。〉
隴西。〉

真君。〉  隴西。〉  


水池真君。〉  真君。〉  [30]〈。〉
臨洮晉縣隴西真君。〉

龍城太和十年。〉  石門太和。〉  赤水


  
隴西。〉

  
南安[31]

  
廣寧

  新興真君祿。〉
原州太延正光郡縣高平。〉

  
高平

高平  
長城

黃石  
涼州神䴥太和。〉

  二十
二百七十三
武安

三百七十三
[32]
[33]

三百八十九
安平  和平
建昌

六百五十七
榆中    


一百三十九
  


七十二



三百八十五
晏然    
武威漢武帝。〉

三百四十
  襄城屠城。〉


三百九十七
溫泉  [34]  


一百九十一
[35]


三百三十一
園池  
郡縣。〉 瓜州郡縣。〉 華州太和十一秦州華山澄城白水。〉[36]

  十三
華山

華陰前漢京兆後漢華山潼關、[37]鄉城。〉  京兆赤城。〉  秦惠文王更名梁山龍門山黑水城。〉  西太和十一武平高平。〉  太和二十。〉
澄城真君。〉

澄城真君。〉  真君泉水谷城。〉  三門真君。〉  宮城真君。〉  太和十一。〉
白水太和澄城。〉

太和崖山。〉  白水太和龍山。〉  白水太和十一白水。()〉
華州太和十五秦州。〉

  
四千五百九十六
中部

八千九百二十四
中部姚興因之。〉  。〉  。〉  長城。〉


五千六百七十二
女陰。〉  洛川真君。〉  
華州,[38]太和十一改為十四邠州二十。〉

  
西北昭王。〉

彭陽安定。〉  富平有神州城。〉  前漢安定後漢。〉
趙興真君。〉

前漢後漢黃帝陽城高平秋水。〉  前漢後漢。〉  定安真君。〉  真君。〉  真君。〉
太和十一。〉

前漢後漢。〉  龍山黃帝。〉
夏州始光太和十一大夏。〉

  
太和十二。〉

  
太和十二。〉

鹿  𡆾
金明真君十二。〉

永豐真君十三。〉    真君十年。〉
太安。〉

太安。〉  太和。〉
東夏延昌。〉

  
太和元年。〉

前漢太原後漢雁門。[39]。〉  沃野朔方。〉
朔方漢武帝。〉

  政和  朔方。〉
太安。〉

朔方。〉  丹陽。〉
。〉

石城  因城
泰州神䴥元年雍州延和元年太和天平。〉[40]

[41]  
河東。〉

安定太和元年。〉  陽城。〉  。〉  太和十一。〉  河東。〉


太和十一。〉  河東鄉城后土。〉
太和十一,[42]天平。〉

  十一
前漢顯祖」。〉

  曲沃。〉  太和十一白楊。〉
西

。〉
澠池

  澠池太和十一馬頭。〉
石城正始。〉


河北

北安安邑河東太和十一十八。〉  南安太和十一。〉  河北河東芮城陽山伯夷叔齊。〉  太陽河東虞城陽城。〉
洛州太延荊州太和十一。[43]。〉

  
晉武帝。〉

前漢後漢京兆漢高祖。〉[44]  
永平。〉

前漢後漢京兆京城。〉  郡治太安圈地。〉
太延。〉

太和。〉
景明元年。〉


景明元年。〉


荊州後漢漢壽江陵太延太和。〉

  四十一
南陽。〉

清水、[45]。〉  新城太和二十二釜山。〉  冠軍漢武帝羊角。〉[46]  橫山。〉  大鼓鼓山。〉  司馬昌明因之。〉  西平。〉  。〉[47]    西張衡。〉
南陽司馬衍更名因之。〉

後漢南陽。〉  前漢後漢南陽。〉  臨洮。〉    南陽漢哀帝博山後漢明帝。〉
新野晉惠帝。〉

南陽。〉  新野南陽。〉  
太和。〉

西漢中。〉  。〉    。〉    東石


南陽。〉  西
襄城

方城陽城。〉  。〉  廣陽。〉  唐山。〉  清水  。〉    北平因城。〉  中山。〉
[48]

武川鹿。〉  南陽西鄂城。〉


[49]      邯鄲
孝昌。〉

  二十
襄城蕭道成因之陽城。〉

方城          
孝昌。〉

  安陽
南安太和十三十八改為天平。〉

安南      南定
孝昌。〉

西舞陽  舞陽  南陽  新安
南陽孝昌。〉

北平   白水
太和十八景明永熙。〉

  北方


  
西[50]

  襄城
襄城

  上馬
南陽

南陽
廣州

  
襄城

襄城


冠軍  繁昌
高昌郡

高陽
南陽

南陽
襄城

  南陽


  
安陽

  安陽  [51]  淮陰
城陽

    
汝南郡

上蔡
[52]

十二  二十九


新安


山陽  彭城    建安
江夏

  


  西    新興
香山

新安  
永安[53]

永安  新興


西新化  東平  


西新安  新安  平陽



□□

新市  西新市  長安


  十一


  


    


黃水  


  


西  
校勘
京兆 :「二八』。」
 「[]」。:「『[]』當作』,寰宇:〈五一雍州太和中分萬年水經注:〈渭水〉『渭水西隴西』。」隴西渭水」。「[]」改正
 按下武功」,武功下注:「扶風真君。」太和十一武功武功扶風」。扶風其一說明傳本脫去
 :「太平御覽四夷:『雲陽縣東北嵯峨。』形相。」寰宇耀州雲陽縣雲陽土人嵯峨」。
 」。:「『當作』。元和:『魏孝明帝西南谷口。』扶風亦作